曾晓青,心理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江西省高层次人才,国家社科基金通讯鉴定专家。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刻领悟“两个确立”的决定性意义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坚持以“四有”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将专业特长与党员责任深度融合。服务社会方面,连续10年组织团队赴戒毒所、监狱开展心理矫治帮扶,累计为200余名特殊人群提供心理帮扶;带领团队走进20余所中小学校,开展青少年心理科普和心理辅导活动40余场,惠及师生6000余人次。教书育人方面,创新“课程思政+心理育人”教学模式,坚持用实证方法助力学生坚定“文化自信”;指导10多名本科生成功发表学术论文、攻读国内外硕士研究生;近5年培养全日制研究生20名(其中9人获得国家级奖学金,2人考取博士)。传承育人方面,建立毕业生“成长档案库”,五年来为已毕业学生持续提供职业规划、学术指导、资源对接等服务,助力学生终身发展。
近年来,他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,在SSCI、CSSCI期刊发表论文36篇,先后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,江西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、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、省部级课题7项。教学成效显著:先后获“田家炳杯”全国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,全省公共安全教育教学能力三等奖,课堂教学质量评价“优秀”。
社会服务亮色:戒毒心理干预模式先后在司法部官网、江西省戒毒管理局微信公众号、中国报道网上公开报道。他将继续以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为己任,在培育时代新人的征程上展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本色。